Include file /news/ssi/mobile-header-ssi.html is not exists!
首页 存档 正文
商界狂人严介和海外宣讲《新论语》 搭建文化桥梁
昆明日报-昆明信息港    02-26 10:02:25
Include file /news/ssi/praise-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

商界狂人严介和海外宣讲《新论语》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尹吉 2月25日,悉尼当地时间15:30时,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内灯光璀璨,名流汇聚。一场名为“《新论语》传承与创新全球研讨会·大洋洲站”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中国驻悉尼媒体及悉尼当地主流媒体的关注。这是太平洋建设创始人、《新论语》总撰稿人、太平洋商学院院长严介和携《新论语》在国内近30家城市展开研讨之后,首次走出国门,走进世界文化艺术殿堂——悉尼歌剧院,正式拉开海外研讨的序幕。

    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霍华德、悉尼市副市长郭耀文、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教育参赞王小佳等政商领袖应邀出席活动,与严介和一起,围绕“中澳文化交汇与共融”、“中国改革与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前瞻”、“中澳经贸合作”等话题展开巅峰“论箭”。悉尼当地华人华侨、政商学界名流两百余人一同出席研讨活动。

    商界狂人海外宣讲《新论语》,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活动上,有着“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之称的严介和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妙语如珠的精彩演讲,汇聚几十年的商道感悟、智慧箴言,无不彰显中国企业家自信、从容、幽默的东方神采,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谈及自己这本心血力作,严介和坦言,这是其在政商学界“30年思索、30年践行、30年创新”的积淀与升华,是用“汗水、泪水、血水凝结成的心雨、心血、心路”。

    据悉,《新论语》以“成长”、“成熟”、“成功”为主线,分别以海洋蓝、稻谷黄、中国红为基调色,结集为《成长学思行》、《成熟躬韧癫》、《成功才德胸》“三部曲”。全书致力于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与发展,理念新锐,文字朴美,全方位阐述了严氏思想体系,极力倡导人们“从背会走向体会,从知识走向智慧,从爱拼走向会拼”。该书于2012年9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与中国传统国学相较,《新论语》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在诸多方面对传统国学进行了颠覆性跨越。正如严介和所说,“在传承国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无中生有的创新创造,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提升完善”

    以“做人做事”为例,传统国学提倡“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即“先做人再做事”,《新论语》则提出“做人先做事”。对此,严介和解释说,“先有做事的诚惶诚恐,才有做人的坦坦荡荡。做事如水,以万变应不变,柔韧圆通;做人如山,以不变应万变,方毅刚勇”;一直以来,《论语》倡导人们“三思而后行”,《新论语》则提出“三行而后思”。在严介和看来,“所谓的‘三思而后行’,是针对成熟人士而言的,对于那些成长型的年轻人而言,要多行动,少思考,要无条件地自信,即便犯错打压的时候,要大无畏地行动,不怕挫折丢脸与嘲弄”。对于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严介和则提出“人之初性本私”。对此,他诠释说,“人类因私而神圣,人生因私而进取。没有私,何谈公·私满足了,剩下的不都是公的吗·没有家哪来的国,家有了,余下的不都是为国而奋斗吗·先家而后国,民富方国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谈及《新论语》与古《论语》的不同,严介和表示,中国孔子的《论语》是世人皆知的文化巨作,但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古《论语》无论是体量还是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了。他希望自己这本既传承了中华国学精粹,又融入了时代气息的新国学,能够向世界传播中华新文化,展示中国与时俱进的新形象。

    对于这本有着东方“新国学”之美誉的《新论语》,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霍华德赞不绝口,活动现场他极力向与会嘉宾推荐这本新国学著作。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澳洲多元文化的交汇与共融,约翰·霍华德表示,对于澳洲多元文化这一提法此前他并不赞同,尽管这一说法体现了澳洲文化的包容性和友好性,但却难以凸显出自己的独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较,二者都有着良好的开放性、融合性。如何加强两国友谊,实现中澳文化的相融共通,约翰·霍华德认为,重要的是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文化及其渊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教育参赞王小佳则认为,澳洲文化虽然多元,但基本延续了英国文化。之所以造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关键在于双方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西方人注重张扬个性,将个人的成长、发展视为第一要素。而中国人则普遍以家庭、民族为核心价值观。

 

“六朵姐妹花”绽放悉尼。供图

   “六朵姐妹花”绽放悉尼,中国民企与世界共享“中国梦”

    《新论语》研讨会上,一个特殊的环节吸引了与会嘉宾的集体关注,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伊始,六位身材高挑、相貌姣好的中国姑娘身着旗袍,手执团扇,伴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款款走上舞台,用流利的英语依次报出自己所代表的花名,这就是“六朵姐妹花”。

    所谓“六朵姐妹花”,代表的是严介和斥巨资全力打造享誉国内外的六个大型公益活动。她们分别为:兰花——传承国粹精华、推进文化创新的《新论语》;牡丹——塑造大国形象、助推大国外交的中外政商领袖华佗论箭;茉莉——提升国民素质、成就民族性格的富民感恩论坛;梅花——倡导个性发展、助推教育改革的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荷花——落实科学发展、发掘城市魅力的中国发展型魅力城市评选;桂花——礼赞改革开放、鼓呼市场经济的央视大型纪录片《商痕》。

    “六朵姐妹花”的异国绽放,不仅向澳洲人民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魅力和软实力,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及民族梦想,标志着作为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中国企业家正在迅速崛起,并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企业形象,代表中国发声的雄心大略。

    约翰·霍华德对严介和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家国情怀表示由衷的敬佩。在他看来,尽管皮肤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国家及其文化怀有认同感和使命感。约翰·霍华德和郭耀文等政要热情欢迎太平洋建设等中国企业来澳投资建设,共谋发展。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李华新在会晤严介和时也表示,通过与严介和一行的交流,让他对国内民营企业软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希望国内更多的像太平洋建设一样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到大洋彼岸寻求合作商机。

    严介和表示,20年前,中国与澳大利亚对话还需仰视,如今,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澳两国早已开始了平等合作,互通有无,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此次携《新论语》来访,就是本着“先交朋友,后做业务”的原则,来交流文化,共叙友情。“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以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胸怀,扬长避短,互通有无,共创美好未来。”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欢迎澳大利亚的商人去中国投资。

    跨界进军文化产业,彰显民企文化自觉

    谈到海洋经济,严介和表示,澳大利亚四面环海,美国两面环海,中国只有东南环海,因此发展海洋经济,澳大利亚有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再加上资源、环境等因素,中国与澳洲的差距还较大。他强调,两国之间互补的地方很多,一个地多人少,一个地少人多。这次来澳洲就是看好这里的前景,投资合作将会从文化、教育领域进行切入,并将始终秉持“先交朋友,后做业务”的原则,不会急功近利,把友谊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利好,文化板块在资本市场受到热捧,跨界合作正成为产业发展中的热门现象,众多商界大佬纷纷跨界进入文化产业。对于教育世家出身,难解教育情结的严介和而言,回归文化教育领域一直是他的宿愿。早在2007年,严介和便辞去太平洋建设相关职务,前往北京打造华佗论箭智慧平台,担当起企业诊疗、品牌塑造、危机公关等“企业教父”的使命。2012年6月,他更是在京宣布三次创业,全力进军文化教育产业。他出资10亿面向全国发起国内首个以“关注个性、尊重个性、保护个性”为主题的“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并创办太平洋商学院。他认为,产业化是中国教育的唯一出路,未来中国最大的市场是教育市场。种种迹象,既向外界传达了民营资本向文化产业转型的整体趋势,同时也展现了当代民营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无往不胜文化力!所向披靡文化力!永续辉煌文化力!” 谈及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乃至国家公交的重要性,严介和连用了三个排比句。在他看来,通过《新论语》海外宣讲这样的文化互动,不仅能增加彼此了解,增强彼此理解,化解彼此误解,更是在地缘相远的基础上,实现人缘相亲、文化相融。

编辑:    责任编辑:
Include file /news/ssi/float-box-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
Include file /news/ssi/comment-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 Include file /news/ssi/tag-mobile-ssi-ssi.html is not exists!
相关推荐
Include file /news/ssi/recommend-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 Include file /news/ssi/reserved1-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 Include file /news/ssi/reserved2-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 Include file /news/ssi/reserved3-mobile-ssi.html is not ex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