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用血申请,血站医生立即取出“熊猫血”进行解冻等流程。
红河州中心血站建成的“熊猫血”库,能使原来只能保存35天的极稀少的Rh阴性红细胞保存10年,受到了用血医院的好评,也在关键时刻为患者提供了救命血源。前天上午,记者到红河州中心血站采访时,血站正好接到绿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需要两份Rh阴性AB型血的用血申请。血站医生立即取出两袋Rh阴性AB型红细胞进行解冻、分离、清洗等一系列流程。下午4点,400毫升Rh阴性AB型红细胞送到了绿春县人民医院。
中心血站副站长丁权介绍:Rh阴性血在中国人群特别是汉族人群中极少,平均只占3‰,而血站这些年来在采血中对Rh阴性血的检出比例也在3‰左右。由于稀少,每当有医院收治到Rh阴性大出血患者时,又难于在短时间内找到献血者。即使找到献血者,从采血到各项安全检测到分离等一系列过程也需要5天的时间,这对于急等救命血的患者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为此,中心血站也曾对采到的Rh阴性红细胞进行分离后保存,但是,原来的保存办法只能保存35天,超过35天就不得不报废。而Rh阴性血的使用也极少,有时几年也不一定碰到一例。血液成分科医生王万仲介绍:2005年至2009年,血站无奈报废的Rh阴性血液达7400毫升。
2009年,红河州中心血站决定解决Rh阴性血延长保存期的问题。经过查阅文献,发现红细胞经过处理后最长可以冰冻保存10年。于是,血站先后投资近百万元购置了相关设备,在采血工作中检测到Rh阴性血时,就分离其红细胞后进行冰冻保存。自2009年至今的近5年时间里,红河州中心血站攒下的Rh阴性冰冻红细胞共有114袋(每袋200毫升),最长的保存时间已有4年,其中,近5年时间仅攒下Rh阴性AB型红细胞15袋。(春城晚报 任锐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