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和嘉宾在滇西抗战纪念馆参观。新华社图
市民和嘉宾在滇西抗战纪念馆参观。新华社图
参加开馆仪式的老兵许本祯。记者郑贝贝\图
昨天上午9时,飘洒了一夜的雨水恰好停止了。作为昔日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之一,昨天,8月15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迎来了最重要的时刻——滇西抗战纪念馆建成开馆。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出席仪式并为纪念馆揭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仪式上致辞并为纪念馆揭牌。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主持仪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致辞。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云南省委主委杨保建,副省长、民建云南省委主委高峰,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主委罗黎辉出席。
中国国民党中评委主席团主席丁愗时,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台湾海峡两岸台滇交流促进会会长杨世虎出席。
著名抗日将领郑洞国将军后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出席仪式并致辞,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卫立煌将军之孙卫修阳,郑庭笈将军之子郑心校和部分抗战老兵代表出席仪式。
“除了荣幸之外,我更多了份感动”
一大早,老兵卢彩文带着他的讲话稿激动地赶往“滇西抗战纪念馆”。他要代表远征军老兵发言。
这个占地22亩,总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的巨大展厅里,装满了他永生难忘的战争记忆。里面任何一件文物,都能让他归于无言的记忆再次被搅动。用于水煮活人的汽油桶、装有各种可怕细菌的罐子、冰冷残酷的刑具……无不诉说着凄厉悲惨的故事。
纪念馆位于腾冲县城西南隅,它与国殇墓园为邻,以腾冲火山青石为盔甲,以一万多件战争文物为内核,一起重现了滇西抗战的历史记忆。
一块7米长的红布,覆盖在纪念馆大门的正上门,暂时遮掩着“滇西抗战纪念馆”这7个黑底石蓝色大字。以红布为标志,随着它的揭开,人们便能步入这座永久性免费开放的展厅。
天公作美,淅淅沥沥的雨水在开馆仪式前5五分钟停止了,几百位各界人士肃穆在门前,有海峡两岸与云南省各界人士、远征军老兵代表、抗日将领后裔、研究滇西抗战的专家学者代表。
秦光荣书记一到现场,便走到8位远征军老兵面前,与他们逐一握手,躬身问候“您高龄啊、身体怎么样”,表达敬意。
“除了荣幸之外,我更多了一份感动!”88岁的卢彩文站在台上,大声念着准备了几天的发言稿。会前他曾说:“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一天,可以以这种方式将内心难以名状的记忆说出来。”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从1942年日本侵犯滇西,到1945年1月滇西全部失地收复,三年里,为打破日本法西斯对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包围和封锁,滇西人民与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人华侨并肩战斗,付出了巨大牺牲,首创了全歼日本侵略者的战例,赢得了滇西抗战的全面胜利。
这次伤亡有多大?在整个滇西抗战中,30多万远征军牺牲10万多人、滇西民众牺牲和被荼毒20多万人,盟军牺牲1000多人。
103141个名字镌刻在纪念墙上
以14个大面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在纪念馆一侧曲折向前,不断升高,暗喻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14年艰难曲折的抗战过程。103141名远征军的名字镌刻在火山青石上,一排菊花依靠石碑而立,轻述对英烈的缅怀。
这份隽长的名单,是历时7年从海内外征集而来,是目前国内最全的远征军名录。征集工作还在继续,以让在滇西抗战牺牲的烈士在历史中找到家。
展厅分为七个部分: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展览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12000件,图片1500张。以多空间立体布展为框架,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这个云南省“十二五”期间十二大重点标志性文化建设项目,对当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到开馆前一天的深夜,馆内仍在做最后的完善:有人爬上高高的楼梯抚平门匾处红布的每一个角;有人拿着丙烯给字体反复上色;各个展厅里的大风扇呼呼地吹着,以保证空气的清新……
与馆一街之隔处,老百姓围坐在路边猜测馆内的布局。在腾冲,这段抗战历史早已浸透风雨,虽久远但并不陌生。由于这种特殊性,这里收集的抗战文物更加全面。
建馆时,征集到的文物达到8万多件,无法完全展出,便以时间节点遴选出12000多件参展。其中以腾冲籍民间收藏家段生馗先生收集的抗战文物为主,还有著名美术家赵力中创作的大型滇西抗战场景油画3幅,刘榕创作的油画1幅。
著名抗日将领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先生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将士是拼着命用精神去战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他认为“不应忘掉历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在发言中说:“在历时三年的滇西抗战里,英勇顽强的滇西人民与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官兵、爱国华人华侨一道并肩战斗,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辉煌一页,有必要铭记这段历史,启迪后人,警钟长鸣。滇西抗战纪念馆的建成,对缅怀英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励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也发表同样言论:“68年前,包括远征军将士在内的无数中国军民为捍卫民族的尊严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在抗战中,云南是大后方,也是最前线,滇西抗战对整个中国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浓墨重彩地纪念和宣传。如今,腾冲、云南乃至整个中国大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两岸各界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努力,交流往来日趋频繁,经贸合作更加密切,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希望两岸各界民众都能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共同推动民族的振兴。”
特意从外地赶来观展的91岁老兵张庆斌拄着拐杖,慢慢前行在偌大的展厅中,面对记忆的重温,依然情绪激动,几十年的光阴仍然抚平不了内心的伤痛。著名抗日将领后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先生感慨,“中国远征军出征印缅,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极其悲壮而惨烈的一页”,并引用列宁的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表达观点。
今年距腾冲光复已经有68年,但卢彩文老人依然常常梦见战火硝烟的情景,日本飞机在低空四处轰炸,爆炸声此起彼伏。
开馆仪式最后,由23位孩子分成8人和15人两组放飞和平鸽,意喻“和平”。
展馆的最后一部分,以“滇西抗战,彪炳千秋。走过记忆中的翡翠牌坊玉石桥,一起敲响和平进步之钟,一敲缅怀先烈,二敲勿忘历史,三敲祈愿和平”的警示厅画上了句号。
而馆外,由孩子们放飞的和平鸽正飞往远方。(记者 徐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