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截止到3月15日,由市滇管局负责组织开展的滇池湖滨及入湖河道种植47万株耐水湿生乔木(中山杉)二期工作已全面完成。与此同时,中山杉苗木基地也圆满建成。
去年2月初,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要在滇池湖滨“四退三还”范围内种植1万亩耐水湿生乔木中山杉。凭借中山杉吸附水体营养物质能力强、管护成本低的优势,促进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逐步推进滇池“草本湿地”向“木本湿地”的转变,以达到滇池水质保护及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滇池湿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为中山杉在湿地中种植除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能最大限度实现湖滨生态良性循环外,还能以其优美、挺直的树形,在湿地中打造出一片水上森林。形成“春天一片嫩绿、夏天一片翠绿、秋天一片金黄、冬天一片火红”的美丽景观。
按照部署,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滇池湖滨及入湖河口的耐水湿生乔木种植工作。通过施工单位的努力和沿湖各县区的大力配合,2011年度70万株中山杉种植一期工程已完成并通过验收,3600亩242221株中山杉已在滇池湖滨安家。二期种植工作于去年12月1日开工,目前已超额完成规定种植任务。对于超出部分,将留作今后死亡苗木的补植预留苗。
在如期完成二期47万株中山杉种植任务的同时,市滇管局还与中国科技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中山杉苗木基地建设。建设中山杉苗木基地的目的在于,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山杉苗木供应紧张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在昆明本地培育出的中山杉,更能适应昆明的气候、水土,从而能确保有较高的移植成活率。截至去年11月底,占地310亩,选址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水源稳定的晋宁县(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的滇池湖滨中山杉苗木基地,共栽种完成中山杉袋苗95908株。可扦插30万株扦插苗的1100平方米扦插大棚也建成。
据介绍,在对种植后的中山杉管护方面,考虑到地区差异原因,以及不同区域的养护管理措施都会产生不同养护效果等因素。滇管局要求施工方除加强对苗木的守护力度外,还要不断摸索管护经验,以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及长势。按照合同要求,施工方将负责管护4年,并确保第4年的成活率达100%,才能移交给接管单位。(记者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