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一场春雨 记者 何新闻/摄
久旱逢甘霖 记者 何新闻/摄
昆明迎来首场春雨,路上行人纷纷撑开伞、穿起雨衣。记者 何新闻/摄
昆明信息港讯 在经过几个月无有效降水的漫长干旱之后,惊蛰时分,伴着几声春雷,昆明终于降下第一场真正意义的春雨。截至发稿时,雨仍在下,不过西边天空的密云之中已依稀可见太阳的身影,这已是24小时内的第三场阵性降雨。记者随即电话昆明市气象局采访相关人员得知,这次天气过程至少将持续到后天结束,降雨量虽不大,但极大缓解了旱情。
今日下午5点10分前后,天空昏黑一片,随后听到沉闷春雷,豆大雨点同时从天而落。久违的雨伞重现大街小巷。
据了解,12日后,昆明还将迎来一次降雨过程,但预计雨量仍然不大。云南通常雨季在5月初开始,在此之前,抗旱仍是主题。
小贴士: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惊蛰日期的计算 [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惊蛰的C值=5.63。
举例说明: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惊蛰。